 
                         
                         
                         
                        
                        
老街(组诗)
“晓庄学院”附属学校漆桥中心小学
诸蓝煤
老街风景
老街,
名声在外,
却瘦成一道影子。
青石板啃着旧时光,
老墙斑驳,
像褪色的家书。
偶尔有风吹过,
掀开几页泛黄的记忆——
糖人,吆喝,煤油灯,
在拐角处,
静静发霉。
而游客的镜头,
只拍下它
最体面的皱纹。
古老的老街
老街已经很老了,
皱纹里嵌着几代人的脚印。
豆腐店的幽香,
飘进油漆匠的漆桶;
铁匠铺的火星,
映红绣坊姑娘的脸庞。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怎么也掩盖不住
那声清亮的吆喝——
“臭豆腐,正宗的高淳臭豆腐!”
吆喝声在青石板上打滑,
撞翻了货郎担的货担。
外乡人举着相机,
拍下小街古旧的夕阳。
而老张的砍骨刀,
依旧还在砧板上,
剁着不肯褪色的年月。
老街的老故事
老街的老故事,
在青石板上发芽,
长成歪斜的门匾,
结出褪色的灯笼。
裁缝店的缝机,
裁出女孩诱人的风姿,
油炸店的油渍,
溅上了绣娘的锦缎。
直播女孩的眼泪,
滴在二维码上,
“叮”的一声,
打赏了整个旧时光。
孕妇的尖叫声里,
有婴儿呱呱坠地。
而茶客的沉默,
在茶垢里越泡越浓。
夕阳数完最后几枚铜钱,
老街忽然
把自己折起来,
塞进历史的信封。
老街的梦
第一盏灯亮起来
那是老街
惺忪的睡眼
蝙蝠
悬在斑驳的
檐角
爪子抓住
一个古幽的梦
为了不惊扰
一只黑猫
弓起脊背
从黑瓦上
跃过
夜的裂缝
而一轮幽月
披着银制的
睡袍
将老街人的梦
踏成
猩红的地毯
老街记事
三寸金莲
与十厘米的细跟
在老街
同时赴约
老奶奶的裹脚布
缠住女孩
鞋带的蝴蝶结
小伙子手里的
录音机里
播放着
《蓝色多瑙河》的
蓝色的旋律
而古老的戏台
回响着
《天仙配》的
缠绵的爱情
历史在这里
沉淀
日子在这里沉静
老街蹲在巷口
用蛛网般的目光
称量每个脚步的
甜度
忽然有琴键
从石缝里
跳出来
认领那些
走失的脚印
老街是年青的
青石板下
压着新酿的月光
每道缝隙里
都伸出
嫩绿的方言
瓦檐滴落的雨
在手机屏幕上
溅湿缠绵的乡愁
游客轻轻一扫
就下载了整条街的
晨曦
老铁匠的炉火
在网红的痴迷里
有了几分羞红
而祠堂门口
蹲着的石狮子
正用抖音滤镜
修改自己
古旧的颜色
.年青的老街
青砖凹成岁月的浅盏
雨滴在浅盏里
酝酿新的审美
新生的蕨类攀着斑驳的墙
嫩嫩的触角伸向篱墙外的阳光
自行车铃摇响蓝色的晨雾
那里传来婴儿低低的浅笑
油纸伞下飘出电子歌谣
太阳帽与墨镜预约
青春的时髦
咖啡香与茶烟在转角相撞
溅出了浓浓的乡韵
老邮筒张开喑哑的嘴巴
吞下无数发光的二维码
银杏叶覆盖着深秋的直播架
老街在抖音里成为妩媚的网红
斜阳蹲在飞檐演算时光
算出了满天星斗的闪亮
新漆的招牌踩着旧时韵脚——
月光浇灌着永不苍老的喧哗
老街雪花
雪花纷纷
落在老街的
街口
像一群
迷路的蝴蝶
老邮筒
呢喃着褪色的
乡音
在雪里
站成逗点
为了等待
腊梅花将所有的
香气
典当了一件
新娘的
雪纺裙
当灯火次第
亮起
像满街成熟的
柿子
在狗吠声里
老街
竖起衣领
倾听从
油纸伞上
滑落的
故乡
老街夜色
霓虹的舌头
舔过青砖的味蕾
把整条街
腌制成
一罐发光的蜜饯
夜归人的脚步
踩着蓝牙耳机里
漏出的音乐
将古老的石阶
踩成自动循环的
电子民谣
檐角倒悬的
蝙蝠
睡梦中
爪子抓着
破碎的月色——
月光开始用
冰糖的刻度
称量夜的温馨
所有亮着灯的窗口
都浮起来
像熟睡的荷叶
栖息着
星星的夜露
老街的晨报
朝阳的印刷机
正批量印刷
带油墨香的晨曦——
豆腐店升腾的热气
是头版头条
加粗的
黑体标题
小吃摊的铲勺
押着方言的韵脚
把煎饼的脆响
排版成
竖排的
乡土诗
所有敞开的门楣
都竖起耳朵
听露珠从荷叶版面
滚落时
溅起的
早间新闻
而人们的目光
突然浮出晨光
像被校对过的
平平仄仄的情节
突然获得了
铅字的
重量
老街月色
老街的月
是枚被磨薄的
铜活字
压进线装书
的夜雾里
清幽的瓦片
突然弓起背——
它们要接住
从《春江花月夜》
漏下来的
平仄
露珠在草叶上
校对
李白的霜
杜甫的泪
忽然有夜猫
用胡须
划破寂静
念出半句
失传的
《清平调》
此时
所有敞开的窗
都竖起耳朵
把月光听成了
宣纸上的
洇痕
老街春色
屋檐
寒冷的冰凌
被阳光
删成
连接不断的
省略号
青石板开始
用苔藓的校对符号
修订
所有僵硬的
韵脚
而穿高跟鞋的春天
在巷口
踩出
不符规范的
平仄
而桃花
这个任性的诗人
坚持要把
自己
写成
全诗唯一的
惊叹号
老街喜雨
雨
落了下来
在老街
雨丝是透明的琴弦
被风的手指
拨响——
青石板上
溅起一串串
晶亮的音符
瓦片如铜鼓
将杜甫的
《春夜喜雨》
敲成
慢板的
江南小调
红色的
油纸伞下
穿旗袍的雨巷
突然转身——
她的裙摆上
绣着的不是丁香
是电吉他
失真的
泛音
而整条老街
正用苔藓的指法
练习一首
从未记谱的
蓝调
老街戏台
檐角是龙
游到半空
突然凝固的
哈欠
褪色的梁柱里
藏着清朝的
半壶月光
雕凤的喙
还沾着
三百年前的胭脂
当喑哑的锣鼓声
突然响起
《珍珠塔》的唱词
掀开尘积的蛛网
所有的
突然变柔的目光
都站起来
故掌
闲暇时
休憩的老汉们
谈古论今
他们用烟斗
敲着台板——
他们不知道
吐出的烟圈
才是真正的
压轴戏
老街的栀子花
老墙根下的栀子花
总在清明雨后醒来
晶莹的花朵
一朵别进老奶奶的发簪
一朵插上羊角辫的歪斜
现在它们
踮着湿漉漉的脚尖
在青石板上旋转
转出了一首
《青春圆舞曲》的热烈
当某片白瓣坠下
叮咚一声
敲响晨光的陶翁
寂静便泛起乳白的涟漪
漫过斑驳的门槛
老街的夏天
夏天的清晨
总有响亮的鸽哨
从古老的檐角
起飞
晨光中掠过白色的弧线
像散体的十四行诗
将老街的幽情
写进蓝天湛蓝的书页
正午总有
冰车碾过浓稠的蝉鸣
一声长一声短的
吆喝
在孩子的睫毛建
留下清幽的梦
晚上
在溶溶的月色下
在老躺椅吱扭的摇晃声里
长出半截失传的
童话而萤火虫
则把幽幽的往事
挂成一盏盏绿幽幽的灯笼
挂满老街的脖子
老街的灯笼
一盏前朝走失的宫灯
挂在古老的檐角
三百个月圆月缺
凝成琉璃腹中
半盏将息未息的琥珀光
有人说在光影摇曳处
还晃着旧时的伤痕
可是明明晚风已拂尽
所有沉重的过往
今夜星辰已经点亮
它疏朗的光辉
它温柔地垂首
轻吻着敞开的窗棂
那里有女孩
对镜簪花
将春色别在鬓角
笑涡里盛着新酿的月光
古井谣
辘轳曾将老街的黎明
摇成清脆的响绳
水花飞溅
青石街溅起晶莹的笑纹
井沿的凹痕
是绳索用三百年的光阴
喂养的圆形年轮
升起的水桶中
晃动着
明朝的碎银
清朝的星尘
温馨着老街人
漫长的年月
而今井台
已经荒芜
荒草签下
潦草的姓名
唯有苔藓固执地
俯身
以碧色篆刻
所有被遗弃
的晨昏
沉入水底的天空
依旧捧着
云朵的倒影
悄然熟睡
月光谣
总悬在飞翘的檐角
像一枚银币
被时光磨得发亮
投进深巷的夜
便能买回三两声
零散的犬吠
和几缕桂花的沉默
是一枚薄薄的书签
别在青瓦叠成的章节间
标注着老街人的
悲欢离合
青石板上浮动的光
是李清照的辞藻
瓦垄间游走的
是李后主的叹息
岁月轻轻翻页
而今她将满身清辉
兑成桂花味的珍珠
落进少女的奶茶杯
溅起一圈圈
甜甜的涟漪
地址 南京高淳双湖明珠51栋二单元403
联系电话 1338205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