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38】||虔诚与敬畏的思辩
——《雨有多大》赏析
□蔡启发
平日里,很多人都不太在乎雨下得大小,对于感觉敏锐的诗人李建军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时刻的清新、警觉,总是容易会被生活的日常而特别吸引和打动。
初看《雨有多大》? 给人有雨到底下得多大的疑问,或者,有对你那里雨下得多大的关切。细读发现这是李建军制造的一个表面现象,也就是说假象。在其“假”的面具下,隐藏着的是真相:李建军拥有一颗对自然的虔诚与敬畏之心。所以,这首诗的怪思美妙就在于此。
“雨有多大/寂静而明亮的雨珠系着雨珠/就像一片大海连着另一片大海/就像一颗星星挨着另一颗星星”。这起句里说的润物细无声的雨,虽小得不能再小了,但晶莹剔透,珠玑遍野。当它连成一片汇成大海,是辽阔的,当它挨在一起悬挂天空,是广袤的,恰恰是辽阔与广袤构建了无限中的博大。我认为,这就是李建军以小寄大,用宇宙观在看待事物。
正因为大,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诗歌光芒,深入骨肉的灵魂触动。“以它独树一帜的色彩/熄灭阳光、灯光与生命之光/以它无可抵御的声音/剔清我的肉体、骨头与灵魂”。是的,不管雨下得有多大,始终在闪烁着耀眼的生命光芒,也管不着雨下得是有多么的大,却又释放出了广博高深与思辩的宇宙气息。
我们知道,雨是向下滑落的形式从云层中降下的水珠。对李建军而言,这雨能“收集天空记忆的忧伤/收集层云思索的苦味/改变蚂蚁爬行的痕迹/改变蝴蝶飞舞的方向”。雨又是“收集”亦能“改变”,可见,它的本领如神仙一般。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诗句是故人为我们整个时代留下的光彩夺目的辉煌精粹。李建军这首“雨有多大”同故人的某些诗境也是不约而同的,现代人要做到这点实为难能可贵。
真相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单从诗的狭义来理解:“它是一支顶天立地的火把/它是一匹驰骋乾坤的野马”。说雨点子里隐藏着的真相,这真相反过来,又是“我与它血液相通/我与它一起融化”。看来李建军是在诗中运筹帷幄:如这“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一样谋划着。同时,思索着“若这片土地缺席良知、正义与公平”。如果又从诗的广义来理解:所谓“良知、正义与公平”的核心,是诗品质的修养,点化为人品的道德素质和品质性价比。
无论雨有多大,也正是它的微不足道,我这枚雨花也倾盆而下,哪怕是“星光与剑影抵不进的缝隙”,它“都能到达”,这是李建军铿锵信誓传递的“虔诚与敬畏的思辩”。
【附原诗】雨有多大
□李建军
雨有多大
寂静而明亮的雨珠系着雨珠
就像一片大海连着另一片大海
就像一颗星星挨着另一颗星星
以它独树一帜的色彩
熄灭阳光、灯光与生命之光
以它无可抵御的声音
剔清我的肉体、骨头与灵魂
收集天空记忆的忧伤
收集层云思索的苦味
改变蚂蚁爬行的痕迹
改变蝴蝶飞舞的方向
它是一支顶天立地的火把
它是一匹驰骋乾坤的野马
我与它血液相通
我与它一起融化
若这片土地缺席良知、正义与公平
我这枚微不足道的雨花,也倾盆而下
雨有多大
星光与剑影抵不进的缝隙
都能到达
它是游子千呼万唤的一个词
它是魂牵梦萦的一头牛一只青蛙
【李建军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黄岩区作家协会顾问,台州市作家协会诗创委副主任。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青年文学》《诗歌月刊》《上海诗人》《星河》《天津文学》《诗选刊》等刊物,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飞翔的泥土》《拯救冬天》。曾荣获《海外文摘》文学奖等奖项。
【蔡启发简介】
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协诗创委副主任。出版诗著(评论)十部。作品散见《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浙江日报》《朔方》《绿风》《当代诗人》《上海诗人》《星河》《中国诗界》《天津文学》《诗林》《新华文学》《牡丹》《江河文学》,美国《休斯敦诗苑》等报刊。获新诗百年百名实力诗人奖等三十多次。开展和参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意大利、中国-希腊、中国-葡萄牙、中国-西班牙等各项国际诗歌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