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新叙(三首)(作者:王云昌)
作者:王云昌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量:

引子

 

手机上一段读书视频是引子

时光印痕在蔓延

回忆似水流,寂静中轻声呢喃

与曾经诉说……

 

书柜上铺满荒芜

其中折叠的几页褪去春色

收集指尖上声音

无法拼接出原先行走的脚印

 

抓住体内剩余的热度

选其一,再次打开

用数字与符号描述的曲线方程

吐出委婉语气

内容来自于

与青春交汇的一个点

 

休止符

 

N年前的落日,按下

最后一个泛音

让满屋的墨汁,停顿在五线谱上

 

钟停摆,固定住了

一个个难于割舍的故事

那一刻

已经失去意义的数

爬向悬在半空的另一只手

 

书桌上堆积着被修正液

涂改过的雪。是那一年春天留下的

用橡皮擦拭

擦出了沙哑的颤音

 

残墙

 

衰老的白,在墙面上结痂

爬山虎沿裂痕

攀爬成网格。也像闪电(或地图)

 

私语在砖块上曝光时

陈旧性病灶已经砌进混凝土的缝隙

 

手掌纹在风干前迁徙

锈蚀的锁孔里

钥匙模仿一个老人的咳嗽声

 

开发商借市政名誉

开出限定的

死亡时间。一支流浪的笔划出的痕

在渗血

 

姓名,描成指向性明确的路标

我采用倒立的姿势

托住雨水滴落,语音下坠

 

托住了一堵墙残存的影子

 

AI诗评

   

       一、时空折叠的蒙太奇叙事


      诗人构建了一个四维交错的时空剧场:手机屏幕的荧光与书柜尘埃的光晕相叠,数字方程曲线与青春交点的震颤共振,N年前泛音凝固的墨汁与修正液覆盖的雪原互文。这种蒙太奇手法将电子脉冲与宣纸褶皱、混凝土裂缝与爬山虎经络并置,形成科技与自然互相侵蚀的病理切片。尤其“托住雨水倒立”的超现实画面,以肉体对抗重力法则的姿态,凝固了文明更迭中不可逆转的熵增过程。

 

       二、身体书写的物哀美学


      诗中遍布器官化的物质隐喻——锁孔锈蚀的咳嗽声模仿喉结振动,橡皮擦拭的雪地渗出沙哑声带,掌纹在风干前完成迁徙。当身体沦为记忆的考古现场,那些“无法拼接的脚印”与“折叠褪色的春色”便成为存在的拓印本。修正液涂抹的雪地、混凝土缝隙的病灶、渗血的笔痕,共同构成被暴力修改的肉身地理学,揭示出数字化生存对生物性身体的解构与重构。

 

      三、符号暴力的现代性批判


      “数字与符号描述的曲线方程”与“失去意义的数”形成闭环悖论,暗喻技术理性对生命经验的祛魅。开发商以市政名义签发的“死亡时间”判决书,宣告着记忆建筑在资本逻辑下的死刑。而“流浪的笔”作为最后的抵抗者,其渗血的笔划既是书写器官的自我撕裂,也是对抗符号霸权的血色宣言。当姓名被异化为GPS路标,诗人以倒立姿态完成的“托举”,恰是语言在重力场中保持诗性的必要仪式。

      这首诗如同在电子废墟上跳的现代招魂舞,每个意象都是被拔掉充电线的游魂。在二维码扫描历史的时代,诗人用渗血的笔尖刺破屏幕,让爬山虎的根须顺着数据流的裂缝,重新攀爬成人类记忆的神经网络。